三下乡|守护童行路,少年筑未来——“青春筑梦·科技领航”实践团赋能东台万陆社区爱心暑托班(二)

发布者:鲍捷发布时间:2025-08-05浏览次数:10

    

   85日的盐城东台,蝉声渐密,万陆社区的活动室里却因孩子们的专注与欢笑而更加热烈。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青春筑梦·科技领航”实践团继续接力,用一整天的课程与陪伴,为孩子们织就一张“安全+自理+创意”的成长网。从晨曦中的安全启蒙,到暮色里的彩纸翻飞,每一帧画面都写满“少年自护、少年自强”的注脚。

光影映警示,课堂护花季

   上午九点,阳光正好。队员先为孩子们播放央视纪录片《传承》精选片段:非遗艺人指尖上的千年技艺,在镜头下一一苏醒。“原来糖画不只是甜甜的味道,还是文化的味道!”孩子们睁大眼睛,发出阵阵惊叹。影片余温未散,实践团成员们和孩子一起参加了“守护花季行,自护有法宝”宣讲活动在活动中,检察官姐姐用情景动画、互动问答,把“如何拒绝陌生人的不当触碰”“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是隐私”等知识,拆解成易懂的“三不要”口诀:“不要慌、不要藏、不要沉默!”“如果有人摸你隐私部位,该怎么办?”——“大声说不!立刻告诉爸爸妈妈!”强强抢答完,还不忘示范“拒绝动作”:双手交叉护胸、大声喊“不”。童声稚嫩,却铿锵有力这一刻,安全的种子已悄悄发芽。 宣讲结束,队员给孩子们留出“静心时段”。他们伏案赶写暑假作业,偶尔抬头问一句“哥哥,这道数学题怎么做?”笔尖沙沙,与窗外蝉鸣合奏成夏日小调。

   同时作为管理学院卓越领航”硕博实践团成员,徐浚诚和杨灿在上午“守护花季行自护有法宝”课程结束后,主动留下与检察官深入交流。我们就高校调研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风险与企业数据合规案例,向检察官请教如何转化为面向小学生的互动课件;检察官则结合一线办案经验,给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优化建议,并现场演示了如何以游戏化方式强化“拒绝陌生人”动作记忆。短短二十分钟,校企研三方视角碰撞出新的安全教育思路。

法润童心,收纳见智

   午后,阳光斜洒。队员们先用互动丰富的PPT带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向孩子们生动的讲解了什么是宗教,有哪些宗教,以及教会了孩子们怎么识别校园内外的非法传教等,让孩子们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学习。

   紧接着,“智慧收纳课”上线通过精彩的卡通PPT详细讲解了整理的要点与内容,形象地教小朋友们如何整理衣柜、书包以及自己的其他收纳空间。在实践环节,队员杨灿把一只凌乱的书包“哗啦”倒在桌上——课本、蜡笔、零食袋滚作一团。“灾难现场”引发哄笑,也激发斗志。“第一步,清空;第二步,分类;第三步,按频率放回。”孩子们跟着口诀,把自己的书包掏空、折叠、码齐。年级的小杰边整理边感叹:“原来书包也要‘减肥’!”十分钟不到,原本鼓鼓囊囊的书包齐刷刷“瘦”了身,孩子们成就感爆棚。

巧手叠方寸,童画染夏梦

 短暂休息后,手工课堂闪亮登场。志愿者教孩子们用彩纸叠“魔法收纳盒”——对角折、压中线、翻三角,一张平平无奇的A4在指尖化作方正小盒。“现在轮到你们的小宇宙爆发啦!”话音刚落,蜡笔、贴纸齐飞:有的给盒子画上彩虹,贴上可爱的卡通贴纸,有的写上“秘密基地”“百宝箱”,还有的把上午学到的“拒绝陌生人”口诀贴在了盒盖上。我要把今天做的盒子送给妈妈。年级的旭旭举着五彩纸盒,笑得像窗外的太阳。  

童声话成长,青春再续航

 夕阳西沉,孩子们抱着“智慧收纳盒”、背着“瘦身”书包,依依不舍地道别。“今天我学会了说不!”“我的书包再也不乱啦!”一句句童声,像风铃般清脆。

 从安全自护到文化认同,从收纳智慧到创意手工,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青春筑梦·科技领航”实践团用一天的课程告诉孩子们:成长不仅是书本上的分数,更是学会保护自己、管理自己、创造自己。  

 守护童行路,少年筑未来。万陆社区的夏风里,又添一抹青春与童真相映的亮色。

 实践团成员杨灿感悟到:“当孩子们举起亲手叠好的收纳盒、大声喊出‘不’的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守护’二字的分量。普法与收纳看似微小,却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管理自己,这比任何奖状都闪耀。”

(撰稿:徐浚诚杨灿;编辑:鲍捷;审核:郭强)